古雷開發區是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,開發區內與福建能源石化集團相關聯的企業超過半數。能源石化集團在古雷開發區開展“紅鏈滿園”鏈上黨建賦能行動,有效推動區內企業從“單打獨斗”轉變為“抱團發展”,實現組織優勢互補、專業協同共建、企業利益共贏,助力國家重大外資項目——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加快建設,帶動福建省石化萬億主導產業“攀高向新”。
一條“紅鏈”架起溝通合作橋梁
古雷開發區進駐企業所有制類型多樣,包括國有、混合所有、中外合資、民營、臺資、港資等,“紅鏈”成為各類企業的“粘合劑”。
“這條‘紅鏈’很好,‘鏈’起了民企與國企合作橋梁,能解決問題,并且許多答案就在‘鏈’上。”福建春達化工公司副總經理劉哲鋒說。
春達化工是鏈上一家民營企業,專注于產業鏈尾端。兩年前,園區企業福化古蕾化學公司迎來了歷史性一刻——首車優等品苯酐產品順利出廠。消息傳出后,上下游企業紛紛表示祝賀,春達化工也對合作充滿期待——液體苯酐是公司產品增塑劑所需要的主要原料之一。
隨著“紅鏈滿園”行動的推進,園區內企業通過多樣化的共建活動增進了交流和了解,春達化工也深化了與福化古蕾化學公司的合作,制定了互惠共贏的大客戶優惠方案,實現了原料供應與產品銷售等方面的“無縫對接”。
“憑借相鄰企業的共墻優勢,我們建設了管廊進行原料短距離輸送,不但節約了運輸時間,每噸原料還可節省200元至400元的運輸成本。” 春達化工公司黨支部書記黃漢川說,通過合作公司顯著降本增效,福化古蕾化學公司也從穩定的市場需求中受益,確保了產能利用率,擴大了市場份額。
在春達化工面臨資金困境時,“鏈主”企業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迅速行動,通過“鏈上黨建”工作機制積極協調銀行,為春達化工提供了700余萬元的貸款支持,有力推動了春達化工的復蘇進程,也確保了園區產業鏈的平穩運行。
春達化工是“紅鏈滿園”行動賦能鏈上企業的一個縮影。行動開展以來,有效破解企業要素流動不充分、信息不對稱、資源不共享等產業鏈發展瓶頸,實現服務保障在鏈上、問題解決在鏈上。
“五聯五促”形成產業鏈協同平臺
“紅鏈滿園”行動以“五聯五促”工作機制為抓手,形成了以黨組織 為核心的產業鏈協同平臺,推動對象全覆蓋、機制全貫通、協同全鏈條,在更大范圍、更寬領域、更深層次上發揮產業鏈上各方作用。
組織聯建促融合。一方面,扎實構建產業鏈黨組織體系,以黨建“紅線” 串聯古雷石化園區上下游、大中小企業、管理服務部門,目前已輻射吸納古雷石化園區關聯企業、其他企業、政府相關部門、銀行機構等單位45個、黨組織超過100個、黨員人數超過2000名;同時,構建“鏈長+鏈主”工作機制,集團黨委書記掛帥“總鏈長”,福化古雷公司黨委書記擔任“鏈長”負責牽頭,龍頭企業福海創公司作為“鏈主”帶動實施;此外,各級黨組織積極向外延伸工作觸角,如成立中沙古雷乙烯項目黨員突擊隊、青年突擊隊,把戰斗堡壘建在“鏈”上,先鋒力量聚在“鏈”上。
理論聯學促提升、活動聯辦促交流。發揮鏈上黨建平臺作用、機制優勢,通過聯合舉辦讀書班、主題黨日活動、專題輔導等形式,組織鏈上企業開展理論聯學。同時,聯合鏈上企業舉辦安全生產知識競賽、輿情桌面演練交流等活動,有效促進鏈上各單位黨員干部職工深入交流、增進認識。行動開展以來,圍繞產業工人隊伍素質建設舉辦聯學活動15場,吸引13家企業 5000多人次參加;開展各類安全教育425場次,8200多人次參訓 ……
資源聯享促協同。通過“紅鏈”這條“大動脈”,園區內上下游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原料產品互供、公用工程互聯、庫存物資互備、管理信息互享等協同管理機制。企業享受“紅鏈”服務的同時也服務“紅鏈”,園區、配套“服務鏈”日益完善,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更加清晰。以人才協同為例,通過鏈上企業人才共引,累計完成海辰化學、古雷熱電、古蕾化學7批次共295名人員調配工作。
機制聯動促共贏。“紅鏈滿園”行動建立了常態化工作機制,由“鏈長” 牽頭開展每兩周一次政企會商、每月一次企業間生產經營建設協調、每季度一次政企主題協同聯動,實現企業訴求有人問、有人盯、有人協調。截至目前,該機制已成功解決近百項涉及企業生產經營、項目建設、安全管理、資金籌措等方面的難題。
“聚鏈成勢”產業鏈能級持續躍升
“紅鏈滿園”行動不斷凝聚起鏈上企業間相向而行、攜手共進的強大合力,為打造“世界級規模、高端化技術、智慧型工廠”的現代化產業集群注入“紅色動能”。
產業鏈安全韌性不斷提升。古雷石化園區內許多企業互為上下游,通過“紅鏈”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各類問題,確保項目如期推進、企業穩定生產,進而保障了產業鏈的正常運轉。
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有效釋放。隨著“紅鏈”行動的深入,產業鏈協作日益緊密,上下游生產企業首尾相接、物料互通、資源共享,力求將每一滴油“吃干榨凈”,集聚優勢持續放大。福建福化古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大立介紹,隨著石化產業加速在園區集聚,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初具規模,形成“烯烴-塑料”“芳烴-纖維”兩大千億級產業鏈。同時,通過持續橫向拓寬、縱向延伸,推動構建“煉化紡”全產業鏈發展。
產業鏈持續“攀高向新”。通過理論聯學、資源聯享,帶動鏈上企業整體提升,推動傳統石化產業向管理現代化、技術先進化、產品高端化升級。如通過推進石化企業“工藝管理、設備管理、安全管理”三體系建設,構建更加安全、高效、穩定的生產運營體系;通過共享實驗室、科研設備,開展跨企業技術協作,突破單一企業研發能力限制,實現鏈上企業技術互補。
園區“向心力”日益加強。通過“紅鏈”加快政策傳導,為園區職工辦實事辦好事,如成功協助園區8家企業近50名職工子女入學轉學事宜,協調員工宿舍租賃、園區外通勤、設立新員工周轉房等,有效提升職工幸福感、歸屬感,園區“向心力”日益凝聚。
福建能源石化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徐建平表示,集團將持續深化開展“紅鏈滿園”鏈上黨建賦能行動,推動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、同頻共振,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鏈向上突破、價值鏈高端攀升的發展勝勢。
2024年,“紅鏈滿園”鏈上黨建賦能行動被列為年度省級黨建重點項目,成為福建省國資系統唯一入選項目。“紅鏈滿園”以產業鏈為基礎串起黨建鏈,又以黨建鏈引領產業鏈、創新鏈、服務鏈,實現資源協同、發展聯動,形成“春色滿園、百花齊放”的蓬勃態勢,為產業高度集中的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參考價值。(來源:新華社《高管信息(福建)》2025年第10期)